艱困的經濟問題,待興的地區商會,音樂祭能否改變現況?
難解的家庭革命,想飛的有夢青年,音樂祭真可讓他重生?
劇情講述Elliot為了幫忙雙親經營的汽車旅館,不但投注多年在紐約打拼的心血,甚至搬回鎮上只為
了能讓這旅館永續發展,就在此時獲知隔壁鎮上婉拒音樂祭的舉辦,Elliot趁此接洽了音樂祭主辦,
成功的獲得了舉辦權,但此舉卻引來保守的居民反對,甚至開始採取激烈手段,接踵而來的問題考驗
著Elliot,夾在雙親、鎮民及音樂祭主辦三方之間的Elliot要如何讓這一切事情順利發展?
本作是改編自主角Elliot所寫的回憶錄而成的電影作品,李安帶觀眾重回1969年那個當時除了太空
人登上月球外,影響樂壇的最大盛事 - Woodstock concert!!
這題材真的是很適合拿來拍電影,但卻不容易拍攝,不僅要重現當年的事物,更要還原那時的嬉皮
風潮,所耗費的人力物力可想而知,而電影中的呈現已經讓我覺得李安導演盡力了,雖然還是感到
有些不足,但真的很值得鼓勵了!!
而原作Elliot是同志身份也在李安的安排下,用巧妙的一場舞會擁吻中展露,而後的一幕晨間床伴
也是很快就帶過,不讓同志議題模糊掉整部電影的主軸。
這樣的方式也用在處理音樂祭上面,其實整部電影是看不到這場音樂盛事的,所有重心都在Elliot
身上,可以看到他的處事態度,和鎮民及音樂祭主辦的協調能力,甚至是電影中最重要的家庭問題
上,讓觀眾去感受這位當年音樂祭的幕後推手在那段時間中的心路歷程。
在本劇中的演員多到不像話,但最主要的還是Elliot和他的雙親,看過預告可能會感覺那對父母
是很開朗明快的人,但實則不然,Elliot的父親是個思想容易逃避也悲觀的人,在舉辦音樂祭前
猶如行屍走肉一般的生活著,甚至覺得關掉旅館也沒關係,但在音樂祭決定舉辦後,整個人宛若
新生,不但和那些嬉皮年輕人談笑風生,更是生龍活虎的在路上指揮交通,甚至展現英勇姿態的
趕走惡霸,完全顛覆Elliot心中的父親印象。
而Elliot的母親實則是位對人猜疑兼貪小便宜的婦人,言談中不時透露愛錢及對Elliot百般控制
的意念,而她的個性從音樂祭開始到結束都未曾改變,既固執又多猜忌,以致於末段的一幕戲
中讓Elliot萬分失望。
這樣個性顯明的雙親在劇中真的很活躍,也讓人印象非常深刻!
而說到印象深刻,真的我非得提一下這位Liev Schreiber!!
看到沒有!!Liev Schreiber 的女裝扮像耶~很美吧~實在有夠讓我驚豔的啦!!
完全和之前的X戰警:金鋼狼 (X-Men Origins: Wolverine)中鬥狠的劍齒虎天差地遠!!
我在觀影時就一直覺得他好面熟,後來一看名單竟然發現是Liev Schreiber,讓我一整個感覺超
妙的,他在劇中是Elliot朋友所介紹來當貼身保鏢的,有著退役軍人的身份讓Elliot很快就接受他,
而她在劇中雖說是小配角,但卻在適時的時候給予Elliot建言和幫助,整體雖不顯眼但卻讓我留下
印象,尤其是他初登場那段露槍又露屌的畫面,真是讓我發笑!!
而我對他在劇中說的一段話也很有印象,大意是說“我不知道你老爸知不知道我什麼,但我知道我
自己是什麼樣的就好了!”,這段話真讓我難忘,說出同志對自身認同的不確定感,也說出很多人
對於作自己的一種迷惘,讓我覺得說的真好,認同自己作自己就好!!
看完這電影後我覺得裡面的一個觀念說的很好,就是說每個人都有自己一套的觀點,但也就是這樣
自己一套造成眼光無法放大,看不到世界看不到宇宙!我覺得這段話頗有道理的,人若只活在自己
狹隘的空間中,那不管外頭世界多遼闊,自己也是見識不到的。也或許就是這段話,讓後來的Elliot
決心走出小鎮,重新去體驗屬於他自己的人生。
電影中我想李安導演想表達的並不是這音樂祭有多麼的盛大,而是想呈現經由這音樂祭,Elliot和
他的雙親間的親子關係變化,以及小鎮上的居民透過這音樂祭的舉辦所帶來的效益和破壞,這些
才是我覺得導演想經由電影傳達出來的。
這部電影雖然結尾結束的讓我很愕然,但整場下來我還是看的很享受,或許平淡的結束也是另一
種感受~~推薦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
===============
*劇照來自 【電影官網】:http://www.takingwoodstockthemovie.com/
【開眼電影網】:http://www.atmovies.com.tw/
*官網中有當年事件的相關資料和報導,有興趣的可以前往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