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淚中的父愛表現,孤獨裡的殘酷現實,海洋般的情感包容
盡心力的不辭勞苦,慢慢來的獨立重生,天堂就在咫尺眼前
劇情講述大福是個從小患有孤獨症的少年,不敢和外界接觸,導致各方面機能與常人相異,
而他的父親王心誠在失去妻子後,獨立辛苦的將大福扶養長大,也讓大福漸漸能和外界有接觸,
但意外的一份報告卻打亂了王心誠平靜的生活,也讓這對父子重新面對未來。
會看這部電影完全是衝著李連杰突破動作戲路而去看的,看完之後讓我覺得李連杰演的真好,
在戲中我看到的不再是功夫皇帝,而是一位辛勞的慈父,一位偉大的父親 - 王心誠。
在這部作品當中海是一個指標性的象徵,不僅僅是象徵父親那如大海一般的包容,也代表大福的內心,
從劇情一開始,包含中間回憶支線和主線,一直到結尾,通通離不開海這個意向,因為海,讓這對父子
開始了相依的生活;因為海,讓大福有了接觸世界的管道;因為海,讓這辛勞的父親有了託付;也因為海
,讓父子情以另一種方式延續下去..................
李連杰飾演的王心誠是位海洋水族館的機電維修工,因為這層的關係,讓自閉的大福接觸到許多海底生物
,善於游泳的大福在水中是這麼的放鬆自在,和魚群咨意悠游,和海豚心靈對話,這環境應該也是修補
大福那受傷的心,使大福能夠走出內心世界,進而去接觸他人。
在這部電影中其實除了傳達父愛偉大之外,還可看到另一個意向,那就是孤獨!
不僅是有孤獨症的大福孤獨,他的父親其實也很孤獨,而一直呵護他們倆父子的鄰居柴姨也是孤獨的,
甚至是小配角馬戲團小丑鈴鈴也因孤獨和大福搭上線。
因為孤獨,所以有愛;因為有愛,所以孤獨。大福的孤獨一直沒在劇中表現,因孤獨症之故,讓他在
自己的世界歡笑著,但回憶片段中的小男孩一個人孤伶伶的站在海灘,只有一台敲鈴鼓的玩具伴著,那背影
看的是讓人心酸,也因這張擺在床頭的照片,讓王心誠放不下最愛的兒子,因此用了滿滿的愛去改變他。
而王心誠自己本身作的任何事都是為了大福,諄諄教導全是為了大福好,可當一切妥善安排後,卻可以見到
他重複著大福做過的那些舉動,那一瞬間,彷彿藉由這些動作來代替想念,這才發現,原來他也是孤獨的....
至於對門的柴姨所表現出來的情感,王心誠不是不清楚,也就是太清楚才選擇逃避,這樣的舉動看在柴姨眼中
,無疑是傷害,但又對這樣盡心照顧兒子的男人放不下心,矛盾的心理交雜著,愛真的讓人孤獨........
一次短暫的相遇,讓馬戲團小丑鈴鈴遇見了需要關愛的少年,同是內心寂寥的兩人快速的建立友情,
鈴鈴的活潑主動讓大福覺得親切,一種對於母親的投射作用漸漸生成,再進而轉換成友誼之情,
而鈴鈴也因為是大福,所以敞開心胸的對待,這也才明白,帶來歡笑的小丑背後有著同樣的孤獨....
整部戲中李連杰真的讓我驚訝不已,不論是那勞心勞力的模樣,還是無私付出的行為,都看不見往日
動作戲中的那般狠勁,只有看到一個好似路上隨處可見的中年男子,是這樣的自然平凡,演技上的情感
內斂也拿捏得相當精準,真的是讓我大為讚嘆!
而飾演大福的新秀演員文章,他的表現也相當不俗,收放自如的演技更貼近角色內心,簡單的動作
就已經進到觀眾的心坎裡了。另外我也相當欣賞導演對整部戲進程的安排,主支線完整的交代劇情
,情感的運鏡也處理得相當出色,不過份矯情的鋪陳讓我是大為讚賞,我想,導演的用意不在於讓
觀眾哭斷腸,而是藉由一波一波的情感堆疊,讓觀眾去感受父子情,去體會現實社會中所不受重視
的角落,看看他們為了生活是怎樣的努力著!
這部電影感人的戲份很多,後勁也很強,只要想起劇中片段或台詞仍會讓我起雞皮疙瘩,
尤其是那場王心誠對大福睡前所說的話,格外讓我印象深切:
「大福,以後爸爸不在了,你會想念我的,是吧?」
「你會想念我的,是吧?」
「我會想念你的,大福..」
我也會想你的,王心誠和王大福!
PS.日本配樂大師久石 讓特別為這電影製作配樂,讓我更加陶醉,因此,若看這電影時,
不妨好好品味這大師作品,相當貼近電影的配樂!
==========================================================
*劇照來自 【開眼電影網】:http://www.atmovies.com.tw/
*【電影官網】:http://oceanheaven.pixnet.net/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