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私的愛,無我的情,平凡的人生戲
對等的愛,不等的情,樸實的百態觀
劇情講述桃姐在梁家幫傭六十幾年,照顧過梁家四代,在梁家全家移民國外後,僅剩桃姐與Roger
留在香港生活,可意外的中風卻打亂了桃姐與Roger原本的主僕關係,兩人的互動超越以往,
漸漸的也在兩人心中散發出不同的感受。
去年金馬獎風光的熱門電影,讓我期待已久的作品,看後有的不是很深的感動,而是一種看到平凡的情感而已
,整體步調緩慢卻不沈悶,沒有過多的爆發情感場面,讓整個故事維持在一個簡單的情感水平面上。
劉德華與葉德嫻再次的攜手合作,不若當年法外情般的刻骨,反倒是以平靜沈穩的方式來表現這對主僕關係
,沒有不必要的煽情淚水,也沒有哭天喊地的矯情肢體,只有最平凡的動作。
桃姐與Roger間不斷的在演戲,在桃姐中風前兩人關係只是很簡單的主僕,這時期的桃姐對待Roger只是
盡好自己照顧他的本分,而Roger也是作出等待人家服侍的少爺姿態,對於更深入的情感面在此時並未見光
,直到桃姐中風後,表面的關係漸漸龜裂露出光。
桃姐打從心底就相當重視Roger,未嫁未生的她待Roger如自己孩子,可她知道也非常的盡守僕役這條分線
,未曾也不敢跨越,終至因中風住院而轉至療養院後,在院中開始感受來自Roger的付出,
心中的那種悸動和盼望再也壓不住,但卻又不想讓Roger看見且縈心,所以開始演起戲來,逞強的打理一切
,絲毫不敢洩漏半分,但想望的念頭太過強大,以致於她自認為掩飾得很好,卻常常在不經意間流露出情感。
反觀Roger,從小到大身邊都有個桃姐在幫自己打理一切,生活上有了桃姐一應俱全,未曾有過失去桃姐
念頭的他,對於桃姐就是很簡單的以家裡傭人使喚,當面臨首次身邊沒有桃姐存在,心中的恐慌雖沒表現
於外,可回到家什麼都自己來且感受不到家的溫暖時,他開始正視桃姐的重要,逐步的對於桃姐付出他的關懷
,可當外人出現時他便又扮起主人臉孔,演起他與桃姐關係並沒有特別深厚的戲碼。
將兩人關係演繹的這般自然,劉德華與葉德嫻在默契和演技上都有很大的貢獻。劉德華以初期的冷漠,
中段的關懷到後段的淡然,內斂的情感轉換拿捏得相當精準,看似不出色卻蘊藏著深厚的底子。
葉德嫻則以懾人的演技欺騙觀眾,讓觀眾看到的不是葉德嫻,而是活生生的桃姐,是桃姐在演她自己的故事
,能讓觀眾有如此感受,多年戲海打滾磨練的成就,真的不能等閒視之。
故事中轉變的關鍵都在桃姐中風轉進療養院中開始,而療養院也是讓兩人看透百態世情的所在,
一幕幕別人的家庭戲碼,一齣齣不同的人生鬧劇,看的桃姐心有所感,看的Roger心有所感,
看的觀眾心有感觸.....
療養院中各樣的人都有,從老人們到護理員,每一個人的背後都有一段故事,可說的可論的,
不能講的不想告知的,都在這裡不斷上演,你看到的是電影的故事,你看到的是別人的故事,
你看到的真的只是別人的故事嗎?
生老病死的基本輪迴是每個人都須經歷的,但在療養院中的感受性更是強烈,今天還在嘻笑的對象,
隔天卻已經不在人世。今日還能互動交談的好朋友,明日他的房間已人去樓空。療養院照顧的了身體上的病痛
,但心靈上的部分卻是不斷的再淘空,填了一塊又缺上一角,世情百態的人生在此更是顯著。
桃姐對於梁家人來說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年輕一輩都是桃姐一手撫養長大的,因此Roger的兄弟姊妹對桃姐
也同樣有著一份情感,只是當舉家移民後Roger是唯一和桃姐相處的梁家人,因此自然桃姐的重心也比較會
擺在他的身上,可Roger是不是也一樣會將重心擱在桃姐身上呢?我想答案未必。
雖然劇中並沒有演出,但個人認為Roger對於桃姐存在著相當矛盾的心理,在桃姐中風前只當她是簡單的幫傭
,沒有太多的交流,當桃姐中風後才慢慢轉變,對於桃姐他開始有了一種補償的感受,在香港只剩桃姐是他最
親密的家人,儘管她只是家裡幫傭的,卻也是唯一的家人,而且透過劇中也可以看到Roger對待母親與桃姐的
態度確有差別,這也表示Roger心中其實是有部分相當依賴桃姐的,可要真正把桃姐當成母親看待,
我想仍是有段差距。
畢竟若是一個你心中早已認定是母親對象的人,當在別人詢問或是應對上時,應該脫口的不會只是家裡的人
或是乾媽,我想某種程度上來說,Roger是已經把桃姐當成母親看待,卻又不想這樣認定,
因此後段對待桃姐的方式才會若即若離。
可桃姐就不同,自中風後感受來自Roger的溫暖後,對他就存在著相當程度的期待,期待Roger可以給她
更多一些的關懷,對於Roger的一言一行更感高度重視,每每問句中都帶著小心翼翼的探詢,
當Roger透露一些後就不斷的期待,彷彿是她兒子般的重視著。
若問他們是不是母子,他們絕對是很日常的一對母子。
若說他們是不是母子,他們絕對不是一般的親生母子。
心靈上的寄託是一種情感,精神上的依賴也可以是一種親情。
這部電影在導演許鞍華的手下呈現了一種內涵,一種你我可能周遭都遇的到的平凡,類似桃姐這樣角色的人
可能是你的鄰居,可能是你的同事,更可能是你路上擦肩的某某人,這種隨處可見的平凡卻能夠拍的讓人
不感煩悶,許鞍華的功力可見一斑。
桃姐和Roger的故事其實只是一個真心相待的故事,沒有什麼高潮迭起,也不會有賺人熱淚,
能夠感受到的就是最平凡的一種人生感覺,看到了人與人相處上的愛和付出,也就是這般的平凡更能留駐心頭
,不若那種視覺爆炸或煽情催淚的電影看後越久感覺越淡忘,反而隨著時間消淡感受性還是依然,
但不會是強烈的感受,而是一種看到了生活看見了人生的淡淡感受。
電影相當相當的生活化,生活化到了感覺劉德華與葉德嫻是沒上妝在演戲,有種實際貼近日常生活的感受
,儘管戲中出現幾位知名演員和導演客串,也不會因此就把目光轉移,因為有了劉德華與葉德嫻這樣的黃金
組合,誰還會捨得把焦點移到他處!
電影中的音樂並不多,但都有股淡淡的感受,不全是感傷而是有些釋然,音樂緩節奏配著電影慢步調,
讓很多時候是全然的融合,音符與影像沒有分別的融合。
要拍出一部充滿特效或煽情的電影可能不簡單,但要拍出一部平凡動人的電影卻更不容易,因為要避免落入
沈悶的狀況,又得要讓觀眾能夠有所感觸,越是簡單平凡的電影就更顯得不簡單不平凡,
許鞍華導演成功的交出了漂亮的成績單。
看桃姐真的不用哭不用醞釀情緒,因為看到的都是最自然最平凡的,感受性也都是最真的,
所以桃姐這部作品對於我並不是感動,只是一種有著內心不斷迴響的感觸。
============================================================
*劇照來自 【開眼電影網】:http://www.atmovies.com.tw/
*電影中文官網:http://www.asimplelifemovie.com/
============================================================
☆延伸閱讀
1.這部電影由真人實事改編拍攝,以本片的監製李恩霖自身經歷為底,編寫拍攝而成。